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期刊导航

欧洲城市绿地的地理分层

Geographical Stratification of Urban Green Areas in European Cities
  • 源自::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22, 22(3): 653–684. DOI: 10.1093/ jeg/lbab004.
  • 作者:Pierre M. Picard, Huyen T. T. Tran
  • 推荐::沈静,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shenjing@mail.sysu.edu.cn

城市绿地是衡量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价值乃至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中城市绿地的位置和大小的选择成为城市 政府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偏好模型建立数量模型,使用欧洲环境署的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服务(GEMS)提供的城市地图数 据库,对欧洲最大的300 个城市实证分析城市绿地数量与城市中心距离之间的 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城市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城市绿地最优数量是有差异的, 公园数量在距离市中心一定距离的地方先增加,然后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减少,从城市中心到城市外围地区城市绿地数量呈钟形分布。其原因在于,一 方面,距离市中心较近,土地的可得性限制了城市绿地的建设 ;另一方面,在 城市郊区,低人口密度降低了社会效益,也影响了建立公园的可行性。与此相反, 最优公园规模和与其他公园的距离均表现为与市中心距离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实证分析数据显示,与市中心距离每增加 1 公里,公园的平均规模和相互距离分别增加 2.0% 和 2.7%。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利用高分辨率地理数据库实证了城市绿地的分布特征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密切相关关系。此外,本研究也发现公园可达性对人口密度有显著影响,但公园规模对人口密度无显著影响,说明居民对绿地的邻近性更为敏感。


交通运输中的艺术——移动性、美学与城市发展

Art in Transit: Mobility, Aesthetics and Urban Development
  • 源自:Urban Studies, 2022, https://doi. org/10.1177/00420980221087035
  • 作者:Theresa Enright
  • 推荐:邵亦文,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 划学院。yiwenshao@szu.edu.cn

近几十年来,公共艺术项目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中引人注目的 存在。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发达国家城市还是作为后起之秀的发展中国家城市, 大到标志性车站建筑和主题风格化站台设计,小到隧道内壁画广告和站内表演 活动,交通运输艺术(transit art)形式层出不穷,逐渐成为流行风尚。这些艺 术项目不再只是装饰性的事后想法,而往往作为交通运输整体系统的一环被纳 入长期性规划设计。是什么引发了艺术和交通的紧密结合?看似灵丹妙药的交 通运输艺术背后,又反映了移动性、美学和城市发展之间怎样的互动和冲突? 作者借鉴了尼尔·博任纳(Neil Brenner)的批判性城市理论,通过对全球 60 多座城市相关规划文件的解读以及对来自布鲁塞尔、香港、伦敦和墨尔本等城 市代表的深入访谈,总结出当代城市引入交通运输艺术的四方面理由,包括形 象改善、创意场所营建、城市复兴和文化可持续性塑造。作者运用丰富的例证 逐一论述了以上四方面如何体现艺术“对建设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公民基础设 施的贡献”和“介入促进竞争性和排斥性城市化进程中的市场驱动逻辑”之间 的核心矛盾,并进而提出两大观点。其一,在当代交通领域,艺术项目已经成 为社会改善和经济增长的权宜之计,用来掩盖更加复杂和模糊的社会问题及其 背后的动因机制 ;其二,人们对于艺术项目工具性价值的过度关注使得交通政 治问题趋向于美学化(aestheticization of transit politics), 并因此有意无意地忽视 了交通运输艺术项目所蕴含的批判性潜力。


搭乘 Q 列车——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价值捕获

Take the Q Train: Value Capture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 源自: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22, https://doi.org/10.1016/ j.jue.2021.103422
  • 作者:Arpit Gupta, Stijn Van Nieuwerburgh, Constantine Kontokosta
  • 推荐:于涛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yutaofang@tsinghua.edu.cn

公共品、外部性、城市投融资等日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迄今为至, 相关文献多论述了地铁建设等公共项目的若干潜在好处——缩短了通勤时间, 改善了工作场所和公共设施,缓解了道路和其他公共交通的交通拥堵,减少了 污染。这些扩散效应通常难以直接测量,导致直接成本效益计算复杂化。因此, 私营部门的利益可能往往得不到直接回报,致使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比较 大。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资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很高。地方政府必 须能够确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专门设置财政收入账目,为这些昂贵但重要 的项目提供资金。为了做到这一点,许多城市政府利用土地价值捕获的工具, 即通过向业主征税来提供公共交通。如果公共交通利益被资本化为房地产价格, 那么市政当局就有可能通过征收更高的房地产税来资助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然而,如何衡量交通项目(货币和非货币)的效益,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捕获 税的范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作者利用纽约市第二大道地铁扩建工程(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地铁 扩建工程)来估计此类投资对通勤时间、价格和租金的影响。这些投入对于评 估价值捕获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基础设施项目的额外收益有多少可以通过税收 工具平衡投资成本。作者通过分析当地房地产价格来衡量纽约市第二大道地铁 扩建项目的效益,发现该交通项目溢出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分析结果发现房地 产价格上涨了 8%,创造了约 55 亿美元的新房地产价值。作者进而通过使用手 机数据,记录和揭示了通勤时间的大幅减少,尤其是地铁用户,这为价格上涨 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价格上涨反映了租金上涨和风险降低。基础设施的改 善降低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地铁创造的私人价值只有 30% 是通过更高的财产 税收入获得的,不足以支付地铁的成本。为此,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动产税可能 有助于政府获取更多价值,并成为一种有用的融资工具。

不平等的纽约区划调整(1998—2017 年)

Unequal Exceptions: Zoning Relief in New York City, 1998–2017
  • 源自: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22, 42(2): 162175. https://doi.org/10.1177/ 0739456X18
  • 作者:Lauren Ames Fischer, Valerie E. Stahl, Bernadette Baird-Zars
  • 推荐:张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leizhang1976@ruc.edu.cn

区划制度面临的重要困境就是要通过稳定刚性的制度来规范动态变化的城 市发展。区划调整(zoning relief)与社区重划(neighborhood rezoning)、 环境 区划(contextual zoning)、 公共征收都是解决区划刚性问题,适应动态城市发展 和多样化利益诉求的重要区划政策工具。当房地产所有者认为区划对其资产造 成负面影响,可以针对具体地块提出区划调整,但是学界显然对这项规划实践 缺乏系统的评估和研究。本文综合采用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基于 1998— 2017 年纽约 8 342 项区划调整项目申请建立数据库,进行系统评价,然后选择 多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区划调整与社区的政治社会资本密切相 关,纽约的区划调整一方面有助于本地居民原地提升和灾后恢复,但同时也加 剧了社会不平等,白人、富裕阶层所在社区比有色人群、低收入者所在社区通 过区划调整获得更多收益,由于区划调整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持久影响,因此学 界需要对此议题加强研究。


区域发展差距扩大时代的规划

Planning in the Era of Regional Divergence
  • 源自: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22, 88(2): 245-252.
  • 作者:Gregory F. Randolph,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 推荐:周江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zhoujp@hku.hk

20 世纪中叶是美国东西南北中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小的年代。 当时,部分学者有些喜出望外——他们在更早时候就预估一国之内不同区域 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是逐步缩小而不是扩大的。然而,美国各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之后的走势并没有继续朝着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发展——各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先缩小然后扩大 ;各区域内部,更小地理单元的社 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差距扩大的趋势。这些趋势伴随乃至促生了一系列的空 间不平衡(spatial inequalities)。 城乡规划应该如何思考和应对这些新挑战?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两位学者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城乡规划可以在三个方 面有所贡献 :一是促进真正基于地方的方法提出——这一方法强调地方特色 化的社会、经济网络和其他有利条件 ;二是倡导多尺度的视角 ;三是推进整 体化思维的发展。

基于跟随式调研的代尔夫特城市中心可步行性分析及不同设计方案的可步行性优化测试

Walkability Analyses of Delft City Centre by Go-along Walks and Testing of Different Design Scenarios for a More Walkable Environment
  • 源自:Journal of Urban Design, https:// doi.org/10.1080/13574809.2021.1988 543
  • 作者:Arzu Erturan, Stefan Christiaan van der Spek
  • 推荐:徐苗,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xum@cqu.edu.cn

步行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城市有责任为所有人提供健康的环境和安 全便利的步行空间。可步行性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包括物理 因素和感知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维分析法——跟随式调研法,实时记录参 与者的步行体验,同步分析空间的步行效率和行人感知,并通过协同设计创造 不同的可步行性优化方案,用不同指标对其进行对比评估。 

本次实验选在代尔夫特市中心,10 名参与者沿着他们最熟悉的日常步行路 线行走,研究者在一旁跟随并询问参与者的积极与消极体验。参与者普遍认为 该地区具有较高的交通安全系数与低犯罪率,而美丽的历史建筑和绿色景观会 带来更加舒适愉悦的步行体验,但是步行并没有得到与骑行同等的重视,导致 行人与骑行者的矛盾加剧。 

基于此,研究者选择 10 条路线中重叠度最高的地段,用 Adobe Photoshop 设计出多组可步行性优化方案,优化策略包括增加城市家具、植入绿色元素、 更改地面铺装和布置展览等。参与者根据交通安全性、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 吸引力和混合使用六项指标对这些方案的可步行性进行对比。结果证明,空间 的微小改进便可以增强可步行性,而衡量可步行性的指标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 体,某一项指标的改善会带来其他指标的提升。


基于多种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和多标准分析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Planning for Green Infrastructure Using Multiple Urban Ecosystem Service Models an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 源自: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22. DOI: doi.org/10.1016/ j.landurbplan.2022.104500
  • 作者:Karen T. Lourdes, Perrine Hamel, Chris N. Gibbins, et al.
  • 推荐:陈卉,颜文涛,同济大学建筑 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1202chenhui@tongji.edu.cn, yanwt@tongji.edu.cn 制

城市增长和广泛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UES: Urban Ecosystem Services)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对宜居、可持续和韧性城市的需求增加, 绿色基础设施(GI: Green Infrastructure)在缓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与气候变化 压力方面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整合多种 UES评估的结果,为基于自 然的规划提供建议仍然是一项挑战。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快速城市化流域中多个 UES 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开发一种将 UES 整合到 GI 规划中的系统方法。 

本文以高度城市化的吉隆坡大都市的 Langat流域为例,使用 InVEST模型 对 6 个 UES(热缓解、径流滞留、泥沙滞留、景观质量、城市休闲和农业生产) 进行空间量化和映射 ;使用 Getis-Ord Gi* 量化 UES 供应高低的热点和冷点,通 过叠加得出多个 UES 的热点和冷点重叠图 ;使用 Spearman 分析 UES 之间的协 同作用和权衡关系 ;UES 的共现性通过对每项 UES 供应的中值阈值来量化。最 后,基于土地利用 / 覆盖作为物理限制,以及基于 UES的热点图,进行了多标 准分析,获得五项 GI 战略的适宜性地图。

 研究结果发现,呈现多种 UES的重叠区域和共现区域,流域源头的重叠 度最高,密集的城市区由多个 UES冷点组成 ;流域大部分地区每栅格只有一个 UES,森林的每个栅格有 2~4 种 UES。最终确定了五项 GI 战略的适宜性空间 : 上游两个子流域最适合源头水源涵养 ;中游与现有森林保护区相邻区域最适合 重新造林 ;而流域南部最适合开发新的城市公园 ;密集的城市地区最适合保护 现有的城市公园和绿化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流域的某些区域适合实施不止一种 类型的 GI,因此,选择适当的 GI策略必须考虑该地区的城市发展程度(密集 建设、开发中和半自然)以及这些策略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系统方法,用于整合多种 UES评估结果,以支持快 速发展的多功能城市地区的精细化 GI规划。该系统性方法对在快速城市化和 空间异质的城市中表征 UES空间格局尤其有用,也可用于支持全球城市地区的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处于十字路口的邻里——后社会主义时期城市内城邻里的居住变化和绅士化的分化

Neighbourhood at the Crossroads: Differentiation in Residential Change and Gentrification in a Post-socialist Inner-city Neighbourhood
  • 源自:Housing Studies, 2022, 37(5): 693719
  • 作者:Jan Sykora, Petra ?pa?ková
  • 推荐:魏宗财,唐琦婧,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学院。weizongcai@scut.edu.cn

制度和政治经济的转型往往会推动社会空间的转型和分化。后社会主义城 市的内部正经历着动态转型,但这些转型往往具有选择性,如内城的一些地区 随着物质空间改造和功能转型,对人群居住的吸引力持续增长,但也有一些地 区却一直停滞不前。尽管后社会主义的内城转型呈现多元化,但少有研究探讨 上述在邻里尺度展现出的分化现象。该论文采用数据统计分析和访谈利益相关 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辨析了捷克布拉格霍尔索威司区居住变化的分化,旨在 通过分析绅士化进程的例子来审视当地语境在邻里转型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当地语境对邻里变化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通过公寓私有化、 自下而上的投资、持续的租金管制等稳定了当代社会结构 ;另一方面,通过类 绅士化进程为某些住房领域的转型创造条件(租金管制放松、公寓私有化、住 房建设、剩余租赁市场、持续增长的住宅吸引力等)。 因此,尽管英美语境中出 现了绅士化的多个特征,但“经典”的绅士化并未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进一 步地,绅士化地区似乎部分受到与传统英美绅士化不同的机制(例如自然人口 替代)的影响。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对后社会主义时期城市内城变化和类绅 士化进程的理解。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