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1624
2017年第2期   DOI:10.22217/upi.2016.564
中国30年来新区发展历程回顾与机制探析
Exploring History and Mechanism of Chinese New Areas in Recent 30 Years

杨东峰 刘正莹

Yang Dongfeng, Liu Zhengying

关键词:新区;全球化;城镇化;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经济地理

Keywords:New Area;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 Operational Mechanism; Economic Geography

摘要:

本文回顾了近30 年来中国工业开发区、大城市地区新城和国家级新区这三代新区的发展历程,认为三代新区是地方和中央政府为应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地方、城市、区域三大地理空间上适时推进开发而成。同时,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出发,基于DPSI 模型,本文分析了三代新区的运行机制,认为密度、距离、分割这三大要素是驱动三代新区开发的内在动力;新区建成后分别面临与集聚、迁移、区域合作相关的发展压力,各级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带动了市场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益,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互补互促最终推动了三代新区的发展,进而改变了中国经济地理的状态;经济地理状态的变化又影响了中国的物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以及人的发展;而前一代新区所带来的最终影响也是驱动下一代新区开发的外在因素。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ew areas in recent 30 years, includ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as, new towns 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s, and state-level new areas. It suggests that these three-generation new areas, which distribute respectively in the local level, city level, and region level, are developed by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eras. Meanwhile, based on DPSI model, it analyse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Chinese new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It argues that density, distance, division are the internal impetuses which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areas. Afterwards, new areas suffer from different pressures which respectively are related with agglomeration, movement,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government takes effective measures, promoting the market to produce the greatest benefit. Fin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areas, changing the state of Chinese economic geography, which then affects Chinese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effects from the previous new areas are also the external impetu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 new area.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101,51638003)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

杨东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yangdongfeng@dlut.edu.cn

刘正莹,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刘卫东. 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 1995(4): 39-42.

    [2] 郑静, 薛德升. 论城市开发区的发展: 历史进程, 理论背景及生命周期[J].

    世界地理研究, 2000(2): 79-86.

    [3] 张晓平.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J]. 地理研究,

    2002, 21(5): 656-666.

    [4] 杨东峰, 殷成志, 史永亮. 从沿海开发区到外向型工业新城——1990

    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大城市开发区到新城转型发展现象探讨[J]. 城市发

    展研究, 2006, 13(6): 80-86.

    [5] 张尚武, 王雅娟.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J]. 城市规

    划学刊, 2000(6): 44-47.

    [6] 张捷. 当前我国新城规划建设的若干讨论——形势分析和概念新解[J].

    城市规划, 2003, 27(5): 71-75.

    [7] 汪劲柏, 赵民. 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5): 21-29.

    [8] 朱孟珏, 周春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演变历程、特征

    及机制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2(9): 80-85.

    [9] 彭建, 魏海, 李贵才, 等.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J]. 地理

    研究, 2015, 34(1): 3-14.

    [10] 王昂扬, 汤爽爽, 徐静.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2): 23-26.

    [11]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国

    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报告2013[R/OL]. (2013). http://ezone.

    mofcom.gov.cn/zt/fzbg2013/.

    [12] 黄小斌. 试论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布局[J]. 经济地理, 2000(6): 34-38.

    [13] 陈剑. 港口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C]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多元

    与包容——2012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2.

    [14] 王兴平, 钱德福, 齐文. 基于“空间准入”的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

    究——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规划师, 2008, 24(3): 37-41.

    [15] 王震, 杨忠伟, 张承. 一种协调开发区近远期产业布局的弹性控制方

    法——“灰色用地”规划方法[J]. 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2): 105-110.

    [16] 王慧. 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J]. 城市规划,

    2003, 27(3): 20-25.

    [17] 郑国. 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5): 20-24.

    [18] 欧阳东, 李和平, 李林, 等. 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与规划策

    略——以中泰( 崇左) 产业园为例[J]. 规划师, 2014(6): 25-31.

    [19] 邹伟勇, 黄炀, 马向明, 等.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态规划路径[J].

    规划师, 2014(6): 32-39.

    [20] 王学锋. 试论开发区规划管理的几个问题[J]. 城市规划, 2003, 27(11):

    39-43.

    [21] 王兴平, 顾惠. 我国开发区规划30 年——面向全球化、市场化的城乡

    规划探索[J]. 规划师, 2015(2): 84-89.

    [22] 何书金, 鲁奇, 苏光全, 等. 开发区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4): 338-345.

    [23] 何书金, 苏光全. 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数量、分布与利用潜力[J]. 地理科

    学进展, 2000, 19(4): 343-350.

    [24] 蔺雪芹, 方创琳, 宋吉涛. 基于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优化与功能组

    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海新城为例[J]. 生态学报, 2008, 28(12):

    6130-6137.

    [25] 陈琳, 石崧, 王玲慧. 从规划理念到实践的低碳城市与复合社区——

    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4): 30-38.

    [26] 刘畅, 潘海啸, 贾晓韡. 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外围地区规划开发策略的影

    响——外围地区TOD 模式的实证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6): 60-67.

    [27] 李道勇, 运迎霞, 董艳霞. 轨道交通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整合与新城

    发展——新加坡相关建设经验与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6).

    [28] 刘宇. 上海郊区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探索——嘉定区绿地系统规划

    的编制与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 2010(3): 24-28.

    [29] 马涛. 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新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设计模型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9): 80-85.

    [30] 张学勇, 沈体艳, 周小虎.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形成机制研究[J]. 规划师,

    2012, 28(3): 28-34.

    [31] 杨小鹏. 英国的绿带政策及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J]. 国际城市

    规划, 2010, 25(1): 100-106.

    [32] 叶姮, 李贵才, 李莉, 等.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

    GRNN 潜力评价方法[J]. 经济地理, 2015, 35(2): 92-99.

    [33] 殷洁琰. 浦东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研究[J]. 规划师, 2008,

    24(S1): 26-29.

    [34] 周艺怡, 范小勇, 沈佶. 天津滨海新区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初探[J]. 城

    市, 2009(10): 30-34.

    [35] 岳辉, 钟学燕. 贵安一体化地区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城市轨

    道交通, 2015(1): 19-23.

    [36] 晁恒, 林雄斌, 李贵才.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多规合一”的

    特征与实现途径[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3): 11-18.

    [37] 徐静, 汤爽爽, 黄贤金.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J]. 现

    代城市研究, 2015(2): 7-10.

    [38] 彭小雷, 刘剑锋. 大战略、大平台、大作为——论西部国家级新区发

    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J]. 城市规划, 2014, 38(z2): 20-26.

    [39] 李肇娥, 郭鹏, 吴鹏, 等. 现代田园城市总体城市设计——西咸新区建

    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实践[J]. 城市规划, 2014(6): 77-82.

    [40] 世界银行.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 胡光宇等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1] 孙浦阳, 韩帅, 许启钦.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J]. 世界经

    济, 2013(3): 33-53.

    [42] 李向阳.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 世界经济, 2002(5): 3-9.

    [43] 曹阳, 王亮. 区域合作模式与类型的分析框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5): 48-52.

    [44] 李瑞林, 骆华松.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 经济问

    题探索, 2007(1): 52-57.

    [45] 孙昱, 汤滨. 浅谈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2): 63-64.

    [46] 薛晴, 霍有光.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 经济地理,

    2010, 30(11): 1779-1784.

    [47] 姚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孤岛效应及消除对策——以陕西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 130-131.

    [48] 吉玫成, 罗小龙, 包蓉, 等. 新城发展的时空差异:对我国东中西三大

    区域的比较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9): 81-86.

    [49] 曾珍香, 顾培亮. 可持续发展公平性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

    境, 1999(4): 5-10.

    [50] 陈新夏.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社会公平[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13(2): 79-85.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5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