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专题研究>正文

韩国民俗村发展研究及思考

主持人: 端木娴,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seekmu91@163.com

唐晓岚(通信作者),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博士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生态委员会理事;中国住建部风景园林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江苏小城镇研究学会理事。xiaolant@163.com


民俗村以完整保留村庄原貌、举办丰富多样的民俗游戏和风俗活动为特色,成为韩国城乡建设中的成功案例之一。本文对韩国民俗村的界定做简要叙述,总结了民俗村在社会经济因素、相关部门监管与多种法规政策扶持下的发展。梳理了时下韩国民俗村的分布状况,以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民俗资料的综合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积极申报以及慢城理念的灵活运用这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简要介绍了民俗村的现存状况,旨在剖析韩国民俗村的保护途径,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启示。——栏目主持人


韩国虽建国时间较为短暂,但其汇聚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沉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烙印和融会了中国先秦孔孟精髓的朝鲜半岛儒家思想传承,因此,韩国境内百余处民俗村成为向世界展示韩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选取韩国民俗村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吸纳韩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能够为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挖掘提供借鉴。


1 韩国民俗村的界定

在韩国,“民俗村庄”是指将整个原生态自然村落指定为保存地区[1]。成均馆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广镇认为,韩国民俗村内涵有两个层面:(1)有固有民俗,且正在保护的村庄。将自然村落单位整体(或大部分以上)划定为保存地区,例如安东河回村、济州城邑民俗村、庆州良洞村、高城旺谷村、牙山外岩村、顺天乐安邑城六处;(2)以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收集、保存并展示传统民俗资料,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人为制造的村庄[2]。例如京畿道龙仁民俗村是将有形民俗资料人为地组合并划定为民俗村。韩国民俗村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保存、管理和利用以维持原型为基本原则。


2 韩国民俗村分布概况

韩国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 西临黄海, 与中国胶东半岛隔海相望。韩国国土面积9.96万 km2,主要民族为韩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9%。虽然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但是各地挖掘固有文化特色加以开发,形成类型多样的民俗村,展示民俗文化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民俗村是国人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参观民俗村也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下一代人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民俗村展现了韩民族的习俗,可以看到韩国人独特的生活面貌,各式各样的模型和栩栩如生的蜡像让游客看到韩国人从出生到去世的人生全部过程,了解他们如何从事生产、生活、娱乐与游戏,他们的饮食习惯、居住特点、传统服饰和宗教礼仪都一览无余。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约有30 余个发展成熟的民俗村(图1)。



3 推动韩国民俗村发展的因素简析

3.1 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韩国经济于1960 年代起步,1970年代保持高速增长,1990 年代遇亚洲金融危机后减速。2000 年左右,因重工业和电子产品行业的多样化出口而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3 年,《韩国社会调查》显示韩国休闲设施使用率高达71.4% ;韩国13 岁以上的市民对文化、体育事件的关心度为6 成以上,每年关注事件平均数量为8.9 件;2014年9 月韩国CPI 为109.38(2010=100),同比增长1.1%。12 个支出类别中,娱乐与文化类指数近一年的平均水平为103.46,且9 月其指数为103.53,较平均水平有小幅提升。根据2014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基准,韩国GDP 位列世界第13 位。国家经济总体上日益繁荣,韩国居民已进入文化消费阶段。


3.2 新村运动蓬勃发展

经济繁荣是韩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民俗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70 年初开展的韩国新村运动,让当地居民在继承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掘新的亮点灵活运用于城乡建设中。1970 年4 月22日,韩国时任总统朴正熙号召农民“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标志新村运动正式开展;1971 年, 政府向全国33267 个行政单位“里、洞”发放了335袋水泥,居民们开始自发推行新村美化活动;1972 年始,政府又增加了环境改善、归宿感增强、收入增长等目标,逐渐使新村运动发展为更综合的农村开发运动;1990 年以来,新村运动在克服社会弊端和金融风暴中起到了重大作用;1998 年以后,为建设人人幸福健康的美好社会共同体,韩国政府宣布开展第二个新村运动,为把其发展成纯民间自律活动付出了积极努力。在新村运动中村落改善事业的推进中,虽然无法否认过多的行政行为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但是住宅改良事业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确实有着一定的贡献。


3.3 相关部门监管与多种法规政策扶持

韩国民俗村的发展与保护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管与多种法规政策的扶持( 图2)。1962 年1 月10 日韩国当局发布第961 号法令,颁布首部《文化财产保护法》,旨在更好地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灵活运用这些宝贵财富,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几经修订,现行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于2014 年5 月28 日颁布,2014 年8 月29 日起由韩国文化财产厅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共同实施[3]。如表1 所示,民俗村的相关政策以《文化财产保护法》为依据,其中载有关于民俗村(保护区域)指定的法律条文。《文化财产保护法施行令》中载有关于民俗村的选定的标准,《文化财产保护法施行规则》中虽然提到了关于民俗村保存的规则和范围,但选定标准并不明确,法律依据缺少多样性,引发了对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任务不正确的责难和各类问题。文化财产管理局早在1972 年就发布了《集团民俗资料保护区域指定计划》,但由于缺少针对各种违反建筑规制的惩戒方案的细节设计,民俗村保护工作没有得到具体实施。直到1980 年前后,民俗村才实现了实际的指定,换言之,民俗村的保护工作此时才正式开始。根据目前的《文化财产保护法》被指定为文化财产并接受保护的民俗村有6 处(表2)。大体上,民俗村的划定都是由文化财产管理局负责。民俗村村落与个别被划定为一般有形文化资产不同的是,其村落内所有居民实际居住使用的房屋和附属建筑都包含在划定范围内。一旦被划定为民俗村,居民的居住和实际生活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随着外部人员出入的增加,外部人员可能会干扰居民的私生活,或者因无法理解村里固有的传统文化或共同体性质的生活而与居民发生摩擦。韩国民俗村不仅有法规政策的扶持,还有经济的扶持。政府会给村民提供优厚的待遇,如按需分配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免费提供义务教育、旅游收入归村集体所有、给村民提供工作机会等。实现这些待遇的前提就是要求村民保留传统村落的原貌,不可以更改村落格局或私自搭建房屋等。



































4 韩国民俗村发展的多种路径

4.1 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1984 年制定的《传统建筑保存法》中要求建筑物外形维持原状,允许对内部有所改动。根据这部法案实现了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历史价值并且有必要对全域进行保存和管理的地域可以指定为“传统建筑物保存地区”。首尔市相关部门依据此法案,制定了诸多限制开发政策和保护工作。例如,在开发历史文化遗迹的周边地区时,除加强对遗存古建筑的修葺和保护外,还对古建筑周边的建筑行为加以限制:古建筑周围10 m范围内禁止建设新建筑;古建筑周围100 m 范围以外的建设行为,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限制其建筑高度[5]。位于首尔中区退溪路的南山谷韩屋村有着“城中民俗村”美誉,它是将散布于首尔市郊的5 幢韩式传统房屋统一搬迁修建而成的,汇集了朝鲜时期(1392—1910 年)统治阶级和平民的生活住宅,完全再现了当时的房屋规模与家具摆放,是了解传统房屋全貌与结构、体验昔日文化与生活习俗的良好场所。而位于首尔钟路区桂洞街的北村韩屋村则是在传统韩屋空间内注入了现代化的建筑元素,展示韩国现代乡村时尚美。


4.2 民俗资料的综合展示

位于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民俗村路90 号,占地约99 万m2(建筑面积2.9万m2)的龙仁民俗村,于1973 年开工建设,1974 年10 月3 日对外开放。其实早在1971 年,文化财产管理局就拟于现在的首尔太能射击场地上开发民俗村,由于当时文管局财政薄弱,加之民间资本匮乏,导致该计划被暂缓。至1978 年,以民俗学者为主的文化财产(专家)委员依据《集团民俗资料区域划定计划》,通过咨询方式着手进行候选地的选定工作。一开始大体选定那些因离首都圈较远且在开发影响范围之外的地区、传统地区文化的核心代表地或具有城廓、传统建筑物比较集中且保存良好的地区。几经周折,开发地点被选定在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

器兴区龙仁民俗村在保留、尊重原有村落布局与建筑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地区,迁移并复制了当时韩国北、中、南部地区以及济州岛和郁陵岛等岛屿上最具代表性的房屋160 余栋,包括一般民宅、贵族房屋、农家草屋、官府衙门、私塾和书院、铁匠铺、酿造场、工房等当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在这160 多座房屋里摆设着从各个地区收集的3 万余件家具,通过这些建筑和家具,参观者不难想象当时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情境。这里还逼真地再现了李朝时代的集市,可以品尝到韩国的传统饮食。到2000 年9 月,这里已建成了282 栋各类建筑物和设施。如今,每到韩国主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俗村里热闹非凡。节日期间会表演祈求平安和丰年的传统岁时风俗,包括传统婚礼、农家乐舞、走绳、斗鸡等。同时,游客还可以亲自体验掷四、投壶、跳板等传统游戏的乐趣。民俗村聚集了长久传承下来的韩国文化中的生活风俗,成功地向本国及外国游客介绍了韩国传统文化。


4.3 世界文化遗产的积极申报

河回村和良洞村始建于14—15 世纪,这两座村庄被认为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村落。这两个村落背倚树木繁茂的青山,面向河流和开阔的农田,它们的布局和选址的目的在于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物质和精神食粮,反映出朝鲜时期早期鲜明的贵族儒家文化特点。其建筑包括村落首领家族的宅第、其他家族成员的木框架结构房屋、亭台、学堂、儒家书院,以及原平民居住的单层泥墙、茅草屋顶的住宅群。河回村和良洞村山环水绕、亭台如画的美丽景致,曾被众多17 和18 世纪的韩国诗人所咏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10 年7 月31 日在巴西首都巴

西利亚举行的第3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确定河回和良洞两处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表3)。自申遗成功以来,两地在全球的知名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大幅度拉动了当地旅游事业和居民旅游收入。



4.4 慢城理念的灵活运用

慢城理念源于慢食运动的“慢”哲学。1989 年发源于意大利的慢食运动以抵制快餐文化、保护原生态的传统食品并对传统生态型农业的精髓加以挖掘和保护为宗旨,提倡享受生活和美食,推行慢餐文化和品位教育[6]。慢城是指人口在5 万人以下,节奏悠闲舒适,支持都市绿化和绿色能源,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支持本地传统手工工艺与传统美食,充分利用资源来实现地方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村庄或社区[7]。韩国是亚洲最先参与慢城运动的国家,2007 年9 月韩国南部全罗南道的四县新安郡、长兴郡、潭阳郡和莞岛郡分别因为其海滩、盐地、传统的晒盐工艺、环境友好的农牧产品、传统的民居和食物,以及独特的民间农耕文化被国际慢城协会命名为慢城;2009 年2 月,庆尚北道河东郡岳阳面被国际慢城协会命名为韩国第五个慢城[8]。庆尚北道河东郡岳阳面与全罗南道潭阳郡昌平面不仅被纳入韩国民俗村加以开发利用,同时也是韩国慢城的典型代表(表4)。慢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持地域空间与文化的独特性,改善环境品质,以提升城市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宜居性和居民的生活品质[9],这点与民俗村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5 小结

民俗文化的继承是现代社会中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保护急剧消失的文化财产,韩国出台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从制度上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而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地方麻木“拆古”疯狂“造古”、盲目复古,使很多极具特色的古村落在整合、拆建、挪移中消亡。不论民俗村或是古村落,我们都应该正确理解其存在价值。它们是承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潜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把古村落保护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0]。韩国民俗村保存事业由政府发起并单方面地进行规制,承担所有的财政责任。同时,相关部门积极诱导当地居民参与民俗村建设事业的详细规划和实施,听取居民的合理意见,成功构建了一个文化与经济环境互惠的双赢局面。而在中国,体系化的村落保护事业还没有完全形成,大量保护工作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落实,适度地参考韩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更有利于村落保护事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김용환 , 오석민(金龙焕, 李锡民). 전통문화의보존과 민속마 을 (传统文化的保存与民俗村)[J]. 비교민속학(比较民俗学), 1995, 12:43-86.

[2] 전광진(全广镇). 국어사전 (国语辞典)[M].LBH 교육출판사( LBH教育出版社), 2010.

[3] 韩国法律情报中心. 문화재보호법 (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S/OL]. (2014-05-28)[2014-10-15]. http://www.law.go.kr.

[4] 韩国法律情报中心. 중요민속문화재 ( 건조물)지정명칭부여지침(重要民俗文化财产[建筑物] 名称命名指南)[S/OL]. (2013-08-22)[2014-10-01]. http://www.law.go.kr.

[5] 任庆昌, 王浩, 廖敏. 全球化视野下城市特色的思考——以韩国首尔城市建设为例[J].规划师, 2008, 24(3): 86-89.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韩国历史村落——安东河回村、庆州良洞村[EB/OL]. (2010-08-03)[2014-10-15]. http://whc.unesco.org/en/list/1324.

[7] Slow Food. What We Do[EB/OL]. (2014-06-11)[2014-11-02]. http://www.slowfood.com/international/9/what-we-do.

[8] 朱晓清, 甄峰. 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9: 7-13.

[9] 韩国慢城. 韩国慢城指定背景[EB/OL].(2009-10-27)[2014-10-01]. h t tp: / /www.cittaslow.kr/kor/sub01_01_01.php.

[10] 王辉忠. 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工作[EB/OL].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09-26)[2014-12-20].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4/0926/c117092-25739153.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29),江苏省2013 年度“六大人才高峰”(2013-JZ-014),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ZZ11-05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2009 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和创新研究”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57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