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0
2013年第2期   DOI:
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Rural Public Spac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Function and Form Perspectives

王东 王勇 李广斌

Wang Dong, Wang Yong, Li Guangbin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功能—形式

Keywords:Rural Public Space; Evolution; Feature; Function-form

摘要:

本文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以历史的维度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脉络,探讨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总结各个时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成的内在基本规律是“使用功能驱使—交往的形成—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共存—特殊—脱节—分离”的变化。通过实地勘察与访谈,进一步论述改革后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弱化的原因,认为村民所发生的公共活动已由“必需性”转变成“自发性”;诸多社会变化因素构成“合力”,“催化”了传统公共空间走向衰亡的道路。最后,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Abstract: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form,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rural public space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for investigating it‘s driving force,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function and form of the village public spaces. This essay thinks that traditional village public space generated internal laws present “the use of function drives, the formation of contacts, public space“;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and form presents “coexistence, special, disjointed, separation“ changes. Through survey and interviews, further discussing the reason for the weakness of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believing that public activities by the villagers has been changed from “necessity“ to “spontaneity“; many of the social changes constitute a “force“,meanwhile “catalytic“ public space towards the decline of the road. Finally, the paper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public spac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278319);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编号:JS2010ZD01)
作者简介:

王东,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
王勇,英国格拉摩根大学高科技学院博士研究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李广斌,博士,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学系,副教授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董磊明. 乡村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5): 51-57.
    [2] 马永强. 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J]. 甘肃社会科学, 2011(3): 179-183.
    [3] 温铁军. 新农村建设实践展示[M]. 文津出版社, 2006: 12-97.
    [4] 曹海林. 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 天府论坛, 2005(4): 88-92.
    [5] 王玲. 乡村社会的秩序建构与国家整合—以公共空间为视角[J]. 理论与改革, 2010(4): 29-32.
    [6] 朱海龙.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中国农村公共空间[J]. 科技创业月刊, 2005(5): 133-135.
    [7] 李小云, 孙丽. 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以江西省黄溪村为例[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82-97.
    [8] 麻欣瑶, 丁绍刚.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对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启示[J]. 小城镇建设, 2009(4): 59-65.
    [9] 陈铭, 陆俊才. 村庄空间的复合型特征与适应性重构方法探讨[J]. 规划师, 2010(11): 44-48.
    [10] 郭鹏, 徐岚. 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活动空间演进初探[J]. 四川建筑, 2008(2): 19-20.
    [11] 曹海林. 村落公共空间与秩序基础的生成—兼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演变轨迹[J]. 人文杂志, 2004(6): 164-168.
    [12] 李益彬, 赵静. 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公共空间的变化—以绵阳市大包梁村为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98-101.
    [13] 郑霞, 金晓玲, 胡希军. 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及传承[J]. 经济地理, 2009(5): 823-824.
    [14] 陈金泉, 谢衍忆, 蒋小刚. 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意义及规划设计[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7(2): 74-77.
    [15] 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M]. 朱光潜, 译. 商务出版社(第一版), 1996: 2-3.
    [16] 李丛芹, 张夫也. 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当代中国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J]. 艺术与设计, 2008(6): 104-105.
    [17] 勃罗德彭特G. 符号· 象征· 建筑[M]. 乐民成,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24-28.
    [18]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5.
    [19] 刘军艳. 中国乡村整合机制的演变[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75-78.
    [20] 何兰萍, 陈通. 农村社会控制弱化与农村非正式组织的兴起[J]. 理论与改革, 2005(5): 58-61.
    [21] 邢孟军.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运作机制考察[J]. 中共云南省委党报,2006(2): 93-96.
    [22] 贺雪峰. 乡村的前途[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47.
    [23] 王勇, 李广斌. 基于“时空分离”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其风险[J]. 国际城市规划, 2012(1): 53-57.
    [24] 曹海林. 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J]. 中国农村调查, 2005(6): 61-73.
    [25] 林辉煌. 变迁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基于浙江J 村的调查[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6): 37-41.
    [26] 霍华德.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M]. 金纪元, 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1-10.
    [27]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 林荣远, 译.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92-293.
    [28] 安东尼·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 李康等, 译. 上海:三联书店,998: 238-239.
    [29] 简· 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金衡山, 译. 译林出版社, 2006: 149.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80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