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0
2012年第2期   DOI:
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期推进滨水区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The Values and Meanings of the Waterfront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 Dur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杨一帆

Yang Yifan

关键词:滨水区;价值;经济转型

Keywords:Waterfront; Valu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不同代表性的中国滨水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及与国外相应发展阶段的案例进行比较,提出:在城市发展转型期,滨水区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整体空间结构调整、“人”的价值回归、地方文化特色的强化、城市生态修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当今滨水区建设得到普遍重视, 滨水区开发项目可谓“遍地开花”的背景下, 本文梳理和强调“价值”认知,最后提出当前评价滨水区建设是否成功的五项基本标准。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a series of Chinese waterfront c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some foreign instances at the same phase of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5 important values of waterfron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 namely: fo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tself, for 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 for rediscovering and meeting human’s needs, for rebuilding the local identity, and for repairing eco-environment. As waterfront development projects boom in a wide range of areas in China,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s and meanings of waterfront areas in cities, and comes up with 5 basic standards to assess waterfront development projects.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杨一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访问学者。yangyifan625@sina.com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刘健.城市滨水区综合再开发的成功实例——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J].国外城市规划,1999(1) :36-39. 

    [2] 徐永健, 阎小培. 北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及启示[J]. 城市规划, 2000(3):23-25. 

    [3] 王建国,吕志鹏.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 城市规划,2001(7) :41-46. 

    [4] 赵鹏军, 张奋. 城市用地功能置换中的公共空间设计———旧金山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分析[J]. 城市规划, 2005(2):23-26. 

    [5] 刘雪梅,保继刚. 国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实践与研究的启示.2005(9) : 13-24. 

    [6] 林琳,傅鸣. 国内外滨水区开发模式初探[J]. 南方建筑, 2006(6) :6-9. 

    [7] 张锋.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分析[J]. 港城发展, 2008(8): 47-49. 

    [8]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 现代城市研究,2003(5) :29-32. 

    [9] 杨保军, 董珂. 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 建筑学报, 2007(7): 7-11. 

    [10]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1] 焦胜, 曾光明, 何理, 曹麻茹, 刘鸿亮. 城市滨水区复合开发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 2003(5): 397-400. 

    [12] 孙施文,王喆. 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J]. 规划师, 2004(8): 5-9. 

    [13] 李蕾,李红. 城市滨水区开发的转型机制研究——从舟楫往来之利到现代城市的生态疆界[J]. 华中建筑,2006(3) :119-122. 

    [14] 张永泽,王烜.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2001, 21(2): 309-314. 

    [15] 于涛方,顾朝林,涂英时.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汇刊, 2001 (4). 

    [16] 陈伟,洪亮平.公私合作进行滨水区开发—以美国托莱多市为例[J]. 国外城市规划,2003(2) :52-54. 

    [17] 李慧轩.城市滨水地区持续开发的成功实例—美国丹佛市普拉特中央谷地规划 [J].国外城市规划,2001(3) :27-30. 

    [18] 吴丹.城市滨水区开发中的公民环境权保护[J].规划师,2004, 20(8) :13-15. 

    [19] 保继刚,刘雪梅. 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以广州滨江东为例[J]. 规划师, 2005(5): 107-110. 

    [20] 要威. 加拿大温哥华滨水区的可持续开发策略[J]. 山西建筑, 2006(1): 14-16. 

    [21] 连德宏, 洪小燕. 浅议古代城市滨水区的功能[J]. 山西建筑, 2007(2): 32-33. 

    [22] 邰学东.英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与启示——以卡迪夫湾和伦敦道克兰码头开发为例[J]. 江苏城市规划,2007(12) :27-31. 

    [23] John Friedmann.规划全球城市:内生式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 2004(4). 

    [24] 江昼.城市滨水区城市景观“自然性”被剥夺及其对策研究[J].中华建筑,2008(4) :10-12. 

    [25] 汤建中,宋韬,江心英.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J]. 世界地理研究,1998,7(2): 114-119. 

    [26] 杨馥,曾光明,焦胜,刘鸿亮.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7):108-110. 

    [27] 葛振鸣,周晓,王开运,陈乐天,王天厚. 受损湖泊湿地生态修复规划与效益分析——以上海西郊湿地为例[J]. 生态经济,2009(4): 30-36.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9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