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正文
全文下载次数:678
2019年第4期   DOI:10.22217/upi.2019.227
“外引”与“内消”——国际经验对中国城乡土地利用相关规划的影响探析
Analysis of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 in Moder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gestion and Originality

赵冰 林坚 刘诗毅

Zhao Bing, Lin Jian, Liu Shiyi

关键词: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演进;国际视角;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中国

Keywords: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Planning;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Reform; China

摘要:

现代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不断引进借鉴国外规划理念,并与中国特色土地管理制度和本土规划实践相互交融,发展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城乡土地利用的规划工作也不无例外地走上“苏联模式”道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共同推动下,其他国家的规划思想和理论不断涌入,大大突破了原先单一向苏联学习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国际理念和经验的引介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的影响,并阐释相关规划在演进过程中借鉴与独创相互交融,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规划体系。最后尝试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出启示性建议。

Abstract: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planning in modern China evolved by continually absorbing international planning theories and concepts based on the domestic practice of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planned economy, China learned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plan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 was influenced by foreign experience other than the Soviet Un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mpacts of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on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territorial planning, and major functional zoning planning at different tim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It explain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relevant planning through integrating foreign experience and domestic innovation,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ing a plan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 to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end, the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some enlightening suggestions for the ongoing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reform.

版权信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赵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林坚(通信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国土规划与开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jlin@urban.pku.edu.cn
刘诗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国土规划与开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博士后

译者简介:

参考文献:
  • [1] 赵民, 郝晋伟. 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中的悖论及对策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3): 1-9.
    [2] 赵晨, 申明锐, 张京祥.“ 苏联规划”在中国:历史回溯与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2): 107-116.
    [3] 李益彬.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D]. 四川大学, 2005.
    [4] 陆大道. 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1990.
    [5] 李百浩, 彭秀涛, 黄立. 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 项重点工程为中心[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4): 84-92.
    [6] 曹洪涛, 储传亨.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7] 彭秀涛, 荣志刚.“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回顾[J]. 四川建筑, 2006( 增刊1): 44-46.
    [8] 侯丽.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对20 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历史的反思[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1): 102-110.
    [9] 黄立.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10] 徐钜洲. 中国1980 年代城市规划思潮[J]. 城市规划, 2018, 42(8): 3-4; 5-38.
    [11] 鲍世行. 规划要发展管理要强化——谈控制性详细规划[J]. 城市规划, 1989(6): 42-46.
    [12] 汪坚强. 中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度构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3] 杜雁. 深圳法定图则编制十年历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1): 104-108.
    [14] 陈珑. 对美国区划制度的一些认识与探讨[J]. 北京规划建设, 2008(4): 109-110.
    [15] 梁学庆, 吴玲, 黄辉玲. 新中国50 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3): 13-16.
    [16] 宋超, 惠富平. 建国初期苏联援建国营友谊农场的积极意义[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5): 500-504.
    [17] 林坚. 土地用途管制:从“二维”迈向“四维”——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J]. 中国土地, 2014(3): 22-24.
    [18] 胡序威.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06(增刊1): 8-12; 50.
    [19] 吴次芳, 潘文灿. 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3.
    [20] 魏心镇. 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 1985(3): 193-200.
    [21] 吴传钧. 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J]. 瞭望, 1982(9): 27.
    [22] 吴万齐. 国土规划浅谈[J]. 建筑知识, 1982(2): 5-7.
    [23] 张文奎. 战后日本农业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现代日本经济, 1982(3): 28-32.
    [24] 于振汉, 郝凌云, 范正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J]. 地理科学, 1986(1): 99-100.
    [25] 吴新哲. 波兰国土规划的考察与反思[J]. 经济地理, 1989(3): 236-239.
    [26] 黎福贤. 对编制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几点认识[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8(2): 31-35.
    [27] 宋平. 宋平同志在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讨论会上的讲话[J]. 计划经济研究, 1986(10): 1-5.
    [28] 林坚, 刘松雪, 刘诗毅. 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J].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6): 1-7.
    [29] 蔡瀛, 朱国鸣. 如何为协调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抓手——从实施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J]. 城市规划, 2006(6): 9-14.
    [30] 唐子来, 张雯.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空间发展规划: 现状和未来[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1): 10-12.
    [31] 罗超, 王国恩, 孙靓雯. 中外空间规划发展与改革研究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 2018, 33(5): 117-125.
    [32] 张弢, 陈烈, 慈福义. 国外空间规划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世界地理研究, 2006(1): 56-62.
    [33] 吴志强.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动态解析[J]. 国外城市规划, 1999(4): 2-5.
    [34] 朱金鹤, 崔登峰. 发达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借鉴与启示[J]. 世界农业, 2012(8): 17-20, 40.
    [35] 刘慧, 樊杰, 王传胜. 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8(6): 1381-1389.
    [36] 蔡玉梅, 高延利, 易凡平. 发达国家空间规划的经验和启示[J]. 中国土地, 2017(6): 36-39.
    [37] 曲卫东. 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4(2): 58-64.
    [38] 毛其智. 联邦德国的“空间规划”制度[J]. 国外城市规划, 1991(2): 2-9.
    [39] 林坚, 吴宇翔, 吴佳雨, 等.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J]. 城市规划, 2018, 42(5): 9-17.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E305/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电话:010-58323806  传真:010-58323825
京ICP备1301170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7768683